補充照片 | 桃園龍潭三坑老街探古尋幽三坑鐵馬道石門大圳自行車道健行 |
---|---|
2021.12.25 曾經在龍潭中科院待超過半年,但是附近的三坑老街竟然沒有到訪過,大台北地區天候不良,查閱了中央氣象的報告,發現龍潭地區相對穩定, 於是就約了家人前往三坑老街;龍潭三坑道路旁有許多出租自行車的商家,同時也提供停車場空間,也就是租鐵馬享有停車場服務,車停在村落外的路邊, 我們採步行方式進行三坑老街。 | |
入口的黑白洗水量充沛,這三坑地名不是因為地理的坑,而是客家語中對溪澗水渠的表達,所以三坑是指這地區有三條水渠,根據資料所示, 三坑境內有鴨母坑、火劫尾坑、蔗部坑等三條溪分別流過村內後匯入大漢溪,可見得這裡水源非常充足。 | |
老街規模不大,從入口到當地信仰中心永福宮,都還沒超過 200 公尺,但是街道上的店家都很有特色。 | |
老街路底就是當地信仰中心永福宮,這永福宮舊稱三坑仔永福宮,已有百年歷史的宮廟,原主祀三山國王,後改為主祀三官大帝。 家人要上廁所,廁所在永福宮的後方,廁所前有一口封掉的古井,原來這裡有一塊不小的地可停車。 | |
三坑老街算是探古尋幽的地方,若想健走則有三坑鐵馬道可走,永福宮前的告示欄上有鐵馬道簡圖,若以永福宮為起點,可行走產業道路接石門大圳一圈, 順著三坑老街的鐵馬道路走,首先要去拜訪三坑子開庄伯公廟。 | |
來到名為福德祠的開庄伯公廟,這間是三坑最早的伯公廟,伯公就是土地公,也是擁有百年的古廟,目前是整建過的樣貌。 | |
開庄伯公廟旁有一條山徑步道,這條山徑將會接到石門大圳自行車道。 | |
這裡還有一棵百年的楓香老樹,就座落在金爐旁邊,由此可分二條路線,繼續行走產道是田園農地風光,最後會在水圳隧道口接上石門大圳自行車道, 若由楓香樹山徑上行,亦可接石門大圳自行車道,可依路程安排行走大圈或小圈,通通都可繞行接回三坑老街。 | |
即然健走當然就走大圈的,繼續順著產道行走,沿途皆是河階地形梯田的農地景觀。 | |
順著三坑老街道路來到行政區界,這裡是桃園龍潭區與桃園大溪區的交界處,由此左行道路上往石門大圳。 | |
道路上行來到石門大圳的步道口,步道主要提供予人行及自行車騎行。 | |
步道口旁為石門大圳隧道口,由石門水庫引用的水源將流進隧道口而去。 | |
三坑老街串連的三坑鐵馬道,其中一段就是這石門大圳自行車道,步道主要與先前行走的三坑老街產道平行,路面平整寬大提供自行車及行人使用, 水圳山坡的另一邊,為中科院新新院區,也就是核研所的園區,個人服役時曾待過中科院三個院區(三峽、青山、龍門),當時三峽為飛彈研發, 青山為彈道爆破試驗,龍門為院本部。 | |
步道旁的草坪處,一段距離就會有里程標示的大石,這顆標記石是 2300 公尺,由三坑入口的水圳橋起算,到達石門大圳的水圳隧道口,全長約 2700 公尺。 | |
水圳道有加蓋的地點,標示著三坑泉水,立有一口汲水器幫浦,標示牌的說明很模糊,是否此地有泉水湧出呢? | |
里程石標示 1700 公尺處,這裡有一條步道可下往三坑老街道路,該地點有家叫鄉居的餐飲店,為三坑老街道路中的小聚落。 | |
三坑老街開庄伯公廟山徑銜接地點,加蓋的水圳道上立有石門大圳的解說碑。 | |
石門大圳的水利設施,控制著水圳的水閘門。 | |
三坑鐵馬道石門大圳自行車道標物,此處亦有步道可下三坑老街,可通往傳統三合院青錢第古厝。 | |
三坑鐵馬道接上龍潭中正路三坑段,此處為石門大圳自行車道出入口,距離三坑老街黑白洗入口約 500 公尺,途中會經過圳道的水圳橋,由三坑老街開始, 繞行至石門大圳一圈,大約是 5 公里多的路程,是當地人及遊客輕鬆散步的一條路線。 | |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 |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
---|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