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恐龍遊記相簿
[ 補充照片 ] --- 台北北投人文地理踏訪北投行天宮(忠義廟)、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及地熱谷
2022.08.20 除了中和南勢角的南山福德宮以外,最常跑的是三峽白雞的行修宮,至於北投行天宮,則是久久想到才會去,今天就突然想說來去北投走走逛逛, 也順便到忠義廟收個驚,這收驚主要是個儀式,完成這個儀式就會讓人覺得安心,或許這完全都是心理作用,已習慣一段時日就想去收驚安神一下; 搭台北捷運象山信義線,於捷運忠義站轉騎 YouBike,忠義站到北投行天宮距離約 850 公尺,搭乘捷運轉騎 YouBike 是有優惠的,當然要好好利用囉, 於行天宮停車場入口歸還 YouBike 後,發現左邊的台階正在施工,必需由右邊的台階進入。

今日碰巧遇到諸葛亮及柳君聖誕,行天宮在聖賢神佛節日時,宮廟的門會全部開啟,所有的濟世服務就會停止,直到儀式結束主門關閉,才會恢復原本服務, 因此濟世收驚服務也延後,側門外也不少人在等待,當然有心參予儀式的人,也可進宮廟內跟著參拜,個人則是利用此時機,把北投行天宮整個繞一圈, 目前正在將昔日圖書館的建物,進行整體的擴張整建,打造了一處寬廣的景觀平台,宮廟前的廣場也進行地板整修。


視野開闊的景觀平台

側門崇德堂前的休憩區

北投行天宮後山步道

後山步道高點的展望

側門餐廳房舍

餐廳內部擺設

側門台灣池

儀式中大門全開

與臺北孔廟相似的建築形式

濟世收驚服務
離開北投行天宮,再次租借 YouBike 騎行,順著中央北路往復興崗方向騎行,於政戰學校前轉往稻香路,沿著水磨坑溪道路上行,在中和街路口歸還 YouBike, 改步行約 750 公尺產道至貴子坑,來到水土保持教學園區逛逛,綠樹茂密環境清幽,完全沒什麼變化,看公告露營區十月份才開放,但是怎麼已有人搭營帳, 昔日不當開採瓷土的五指山層露頭,已經開始有植物覆蓋成長,不再是光秃秃的山頭,可惜的是,貴子坑溪上游溪谷中的不動瀑布,還是無緣可親近。

昔日相關遊記:


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入口

野餐區旁的水池

貴子坑露營場

五指山層露頭

氣象觀測坪

長吻蠟蟬

五指山層的古老地層

地層景觀木棧步道
離開貴子坑回到中和街路口,一樣租借輛 YouBike,順著中和街一路騎行至捷運新北投站,原本打算要還車的,在北投公園入口看到地熱谷正在辦活動, 好奇下直接轉騎行中山路,改在 YouBike 北投公園露天溫泉站還車,之後順著北投溪步行至地熱谷,結果活動攤位已經收了,看了一下時間已下午五點了, 這北投地熱谷也多年沒來了,印象中的地熱谷還停留在地獄谷,小時候常來煮溫泉蛋的地方。

地熱谷的入口多了一座洗手台,以台灣為造型的溫泉水盆,溫泉水不斷的注入及排出,大部份的遊客都會好奇去摸摸,果然是帶有硫磺味的溫泉水, 地熱谷算是火山的地景,沒有翻滾炙熱的火山岩漿,而是一池滾燙的熱水池,這裡的泉水屬酸性的青磺泉,水質清澈且帶點微綠的色澤,昔日特產是北投石, 目前已被開採光了,環境的改變,也讓生成北投石的條件消失。

以前的地熱谷像泥濘地一樣,當時都可以走入冒著滾水的谷地,遊客就在谷地裡燙煮食物,入口有許多的小販在賣食材,所以現場除了有硫磺味以外, 還有夾雜各種食材的氣味;現在的地熱谷經過整建過後,地熱谷地已成了滾水池,池面冒著如雲煙般的硫磺蒸氣,池子面積不大,有步道可以環池一圈, 除了景觀環境的提升外,也大大的增加了安全防護。


地熱谷入口及溫泉洗手台

提供商品販賣的服務站

北投溪旁的公廁服務

可環繞地熱谷一圈的步道

女巫瀑布

女巫瀑布真面目

火山地景

滾燙冒煙的泉水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

推薦 - [ Facebook ] - [ X-Twitter ]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=== 尚 未 有 網 友 留 言 ===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
輔助

RSS
繁簡
留言板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社群

X-Twitter
FaceBook
YouTube
連繫

skrnet
54play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