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恐龍遊記相簿
補充照片 新竹五峰張學良故居、清泉部落及溫泉、三毛故居
2012.12.29 位於新竹五峰地區的清泉部落,有著二位歷史名人的故居文物,一位是影響近代中國的張學良先生,一位是現代文學作家三毛,張學良是被迫軟禁於此, 三毛則是自願流浪於此,清泉部落到底有什麼能力,能讓這二位歷史名人居留於此。

經由國道三號下竹林交流道,接台 68 號快速道路往竹東,台 68 號快速道路終點再接縣道 122 號道路東峰路,此後就是一段漫長的山路,在到達清泉部落前, 唯一能夠提供大腹地的休憩點,就只有位在上坪的萊爾富便利商店。

萊爾富上坪店位置 24.661877,121.121424

山路一直開到通過桃山隧道後,距離目的地清泉部落只剩 4 公里左右,沿路都有張學良故居的指標可依循,原本以為今天會是個寒冷的陰天,結果車到停車場後一下車, 怎麼天氣感覺像夏日,晴朗的天空及有點熱的氣溫,原本穿在身上的外套全都脫了,停車場旁就是移地重建的張學良故居,故居前的張學良與夫人趙一荻銅像, 是超熱門的拍照地點,只要手上有相機的遊客,沒有一個不拍上一張。

張學良故居停車場位置 24.575909,121.103679

原本以為會有許多的大陸遊客,結果讓我很意外的是,竟然沒見到大陸的旅遊團,想當年張學良的一個作為,讓目前大陸執政的共產黨獲得喘息的機會, 進而影響了整個國共之間的消長,照理說,大陸客除了大溪慈湖點以外,對於張學良及作家三毛應該很感興趣,不知是不是因為路途遙遠,路程上不好安排, 所以才沒有把清泉部落排進行程,不過這樣子也不錯啦,讓清泉部落免於吵雜,保持有如世外桃源的神秘感。
重建的故居中充滿了張學良的事蹟文物,簡單的書桌後方有三幅對聯,其中最右邊那幅「十載無多病,故人亦未疏;餘生烽火後,惟一願讀書」對聯, 正是書房中閱讀銅像擺設的意境。
書房旁則是影音播放室,不斷的播放張學良生平的影音。
故居旁邊靠上坪溪岸處,則有搭配故居設計的景觀廁所,庭園內植栽的應該是櫻花吧,假以時日就會形成櫻花林,到時與古色古香的房舍搭配,就可營造出美美的景觀。
故居的對岸是桃山國小,國小前有一座二號吊橋,這座二號吊橋剛好形成桃山步道與環山步道的連接橋,上坪溪的右岸為桃山步道往三號吊橋去,途中會經過清泉瀑布, 左岸則經天主堂接環山步道往一號吊橋。
有景點當然就會有市集,停車場旁名為頭目廣場的場地,充滿了提供吃喝的小市集攤販,中間有一座清泉吊橋跨越到對岸,連接至清泉溫泉區。
清泉部落為泰雅族的部落,對岸溫泉區是主要的聚落,小小的部落村莊,遊客都比當地居民還要多。
清泉部落的桃山國小,擁有泰雅族色彩的校舍,寬廣的校園操場旁,還有泰雅文化館及石屋與瞭望台之類的文物。
穿越清泉溫泉區民宅,來到前往張學良紀念地與三毛故居的十字路口,右下行往張學良紀念地,也就是昔日張學良故居真正的地點,直行跟左上繞行其實是一樣的路徑, 左上是先經三毛故居再下接清泉一號吊橋,直行則是反過來,個人則是選擇左上繞行一圈。
來到三毛故居的紅磚屋入口,入口前擺放了一個投幣箱,旁邊立了一個告示牌,私人產業入內參觀收取清潔費 20 元,這 20 元的清潔費是不貴啦,但是就是讓人不舒服, 身上也沒有零錢,所以就放棄入內參觀。
原本三毛故居後方有往一號吊橋的走道,結果現在被上了一道鎖,變成要由山腰旁的走道繞過去,現場沒有任何的指標,是問了居民後才找到走道。
繞過房舍到三毛故居的另一側入口,同樣的寫有入內參觀清潔費 20 元,所以若不想繞經民宅,是可以穿越三毛故居前庭,但是只是經過是否還要清潔費呢?
由三毛故居步階下行,中途接到一條步道,步道左上可接往霞喀羅古道,續下行可接清泉一號吊橋。
來到清泉一號吊橋的橋頭,眼前情景實在另人傻眼,這吊橋怎麼變成了曬衣架,吊橋纜線上掛滿了衣物被子。

想要一覽整個清泉聚落,清泉一號吊橋是最佳的地點,也是聚落三座吊橋中最高的一座,穿越過吊橋將可接環山步道,或者前往張學良紀念地及溫泉。

原本期待張學良紀念地旁的溫泉泡腳池,結果溫泉泡腳池竟然沒溫泉,溫泉露頭也乾了,這就很奇怪囉,那位在聚落民宅的溫泉浴室的泉水是那來的?
在跨越上坪溪的一號吊橋上,可以一覽整個聚落景觀,順著上坪溪流向望去,依序是清泉吊橋及二號吊橋,溪的左岸為停車場及重建的張學良故居, 故居後方的山頭為環山步道接天主堂,溪的右岸有往霞喀羅古道步道,有三毛故居及溫泉聚落,有桃山國小及桃山步道。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

推薦 - [ Facebook ] - [ X-Twitter ]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=== 尚 未 有 網 友 留 言 ===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
輔助

RSS
繁簡
留言板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社群

X-Twitter
FaceBook
YouTube
連繫

skrnet
54play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