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充照片 | 台北淡水屯山社區大屯溪生態健行 |
---|---|
![]() |
2010.07.10 最近淡水在狂推山區慢活節,印像中淡水好像跟山區沒什麼關係,至於屯山社區花田是有耳聞,但是卻沒有親眼看過,
於是看到慢活節中有一項大屯溪生態健行,嗯~這個本人就有興趣,地點也剛好在有花海景觀的屯山社區,二話不說馬上報名。
活動單位在淡水捷運站有安排免費接駁車,很另人意外的是,時間上是安排在下午二點報到,中午過後出門搭捷運至淡水, 趕搭下午一點開的免費接駁車,上了接駁車一看,主辦單位的美意怎麼沒什麼人捧場,車上連我算算才 3 人, 車行台二號道路至屯山國小站,由屯山國小對面的 7-11 便利商店巷子進入,依指標來到了德安居活動會場,距離報到時間還有 30 分鐘, 但是還是沒看到什麼人影,心裡想著該不會是走錯地點了吧,詢問了看起來有點像工作人員的人,答案是沒錯啦,就是這裡。 |
![]() |
今天的天氣雲層較厚,加上田野有陣陣涼風吹來,老實說還真是舒服,在等待下午二點報到時間時,三步五時就有人拿份地圖過來,
在那邊研究地圖上的標示,好奇過去詢問在找什麼,原來他們是在進行定向運動的蓋章任務,其中一個蓋章點就在棚子鐵柱上,
鐵柱上梆著一面旗子,也掛上一枚活動章,主要是找到四個標地,並且蓋上正確的章,為什麼說是正確的章呢?因為地圖有二份,
標地點都不同,蓋錯了就不能參加抽大獎,只能換紀念品,所以每個人都再三的比對確認標地是正確的。
下午二點一到,陸續有車輛開進會場,我哩咧的,怎麼這些參加健行活動的人,都開轎車來報到啊,可能是他們不知道有接駁車吧, 跟工作人員報到,領了一瓶水及一張兌換券,一直等到下午二點半才正式開始,基本上共分為二隊,分別由當地的人士帶隊導覽, 首先是先介紹這百年古厝德安居的歷史人文,原來這裡是陳姓的地盤,而帶隊導覽的人就是其後代的親人。 |
![]() |
活動名為大屯溪生態健行,結果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,改名叫屯山社區人文導覽比較適合,這裡算是大屯溪下游段了,
上游段是溯溪登山的路線,個人曾經行走大屯溪古道上小觀音山,
所以對大屯溪還有一點點瞭解。
導覽人員首先帶我們去闖三關,就是參加回答問題蓋章遊戲,只要參加過關後就有紀念品可拿,蓋滿三個章還能再去換紀念品, 中間經過所謂的花田區域,咦?這花田的景觀怎麼不如想像的壯觀,原來是最近的天候異常,原本有看頭的花海變得有點零散了。 |
![]() | 即然花田的景況不佳,還有另一個南瓜隧道可遊,這個南瓜隧道果然不負重望,非常有看頭,可以見到不同的南瓜及生長狀況。 |
![]() |
闖完三關後要去那換獎品啊,答案是到農民市集會場,意思就是捧個場消費一下,讓農民們有點收益,至於換到什麼紀念品,
一個草莓造型的購物袋,一包向日葵的種子,還有一個南瓜造型的鑰鎖包,還有一張黃昏舉行的音樂會入場券。
接著來到了南瓜比賽會場,會場上排滿了參加評選的大南瓜,有比大的跟比重的,一次看到那麼多大南瓜還真的很新鮮。 |
![]() | 終於走到了大屯溪的堤岸了,這下游段的大屯溪看來沒什麼特別,不過溪裡確實是有魚喔,看來護溪的成果是有漸漸出來, 另外也可發現,這下游段的水田裡大量種植了蓮花,帶隊導覽者本身也在此有蓮花田,不僅僅介紹蓮花的知識, 還很大方的摘取自家許多的蓮蓬,取出新鮮的蓮子供我們品嚐,第一次生吃帶甜味的蓮子,很難得的體驗。 |
![]() | 大屯溪下游段目前正在施作自行車道,不過目前只有屯山社區這一小段而已,不知道將來是否會向裡面延伸。 |
![]() |
中間經一處水稻田,導覽人員說這一片水稻田採無農藥種植,有點像是有機裁種一樣,聽說這片水稻田所生產的米一斤要七十多元,
往更山區裡亦有相同的水稻種植方式,想要購買還要幫忙農夫做點農務才買得到。
走訪屯山社區田野一圈回到德安居,取出兌換券換領一盒餐點,餐盒裡就是一般的麵包點心,原本還想說參加黃昏的音樂會, 最後還是放棄走到屯山國小等候接駁車,這次搭接駁車的人數有增加了,增加到了 8 位,車行至淡水捷運站下車, 順便也逛了一下淡水街道,淡水的人潮真多。 |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 |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
---|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