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恐龍遊記相簿
補充照片台北鶯歌「三鶯之心‧空間藝術特區」及陶瓷博物館
2009.12.26 今天要來去觀賞陶瓷藝術,台北縣那裡的陶瓷最有名,那就是鶯歌囉,聽說鶯歌最近有個空間藝術特區,叫做三鶯之心, 好奇之下查詢了一下,網路上的資料還真不少,三鶯之心位在三鶯新生地,那三鶯新生地又在那裡,就在南靖橋鶯歌溪的左岸, 最明顯的方位就在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對面,而該特區將來會有一條纜車站,連接至鳶山及三峽老街,哇!看來是準備跟木柵纜車拚了。

依循資料順利來到三鶯之心空間藝術特區,園區的對面設有大型的停車場,園區中最醒目的就是中間那高 15 公尺的「坯」, 而散落在前方的稱為「瓷意生活」,相必是要表達瓷在生活中的意義吧,外圍鶯歌溪左岸有自行車道連接至大漢溪左岸, 基地空間規劃,是以《煉土》表現鶯歌陶瓷產業的本質特色,以中間那座坯為主軸,順時針方向地勢展現轆轤般的旋轉能量。

由瓷意生活向右行,展現的作品叫作「走泥」,為陶瓷經過窯燒到成品的過程,讓遊客行走於其中,親身體驗鶯歌的在地文化, 這也有點人生意涵,人從出生到成長為有用的人,就像經過窯燒一般的培育。
由走泥作品逆時針方向行,展現的作品叫作「王者之杖」,也就是陶藝家在創作時的工具。
整個公共藝術就這四件作品,中間的坯體內有設計樓梯可登高,但是沒有開放進入,可能是怕危險吧。

站在中間的作品坯,再依序的由王者之杖順時針至走泥,再到瓷意生活,會發現當初創作規劃者的用心,從陶土經過陶藝家創作, 再經過窯燒過程,最後就生成了各種陶瓷器具,運用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。

欣賞完三鶯之心,即然來到了鶯歌,也順便到陶瓷博物館參觀一下,其實早就計劃好了,也得知只要持當月發票,就可當作門票進場, 因此袋子裡早就準備好發票了,果然大家都是聰明人,只見入館的遊客都人手一張發票,只要到附近便利商店買個飲料就有一張了。

進館後聽到廣播說露天廣場有表演,那就先往露天廣場去吧,老實說這陶瓷博物館是第一次進來,露天廣場在那裡根本就不知道, 就傻傻的跟別人走,喔!原來穿越過室內館區就到戶外廣場了,以前一直以為陶博物就這棟建築物,原來後面還有那麼大的戶外廣場, 在水廣場見到淺淺的水池,這淺淺的水池是夏季才開放的戲水池,戲水池旁還有玩沙池,這小朋友肯定玩瘋了。

往火廣場移動的中間,發現到有人在烤麵包,是純手工窯烤麵包耶,而且已是最後一爐了,名額只剩下三條,當場馬上掏錢預訂一條, 一條價錢是 100 元新台幣,還沒吃過窯烤的麵包,趁此次機會好好品嚐看看。
窯烤麵包還需要一段時間才出爐,繼續往表演廣場移動,右邊出現三棟屋舍,原來是陶藝家正在示範拉胚。
再到另一屋舍看,這裡的工法是注漿,也就是將泥土注入石膏模中,快速大量的複製作品,詢問參予注漿製作的費用, 只要 50 元就可以體驗注漿工法,現場有好多可愛的石膏模可用,但是最後一場已經結束了,所以下次請早。
另一屋舍有位師傅正在示範,詢問結果這叫作鏇胚,利用石膏模子及刀具,旋轉車出所要的陶胚,看現場擺了很多的碗盤, 看來此工法很適合作碗。
最後終於來到火廣場了,也就是戶外表演場地,這火廣場的造型很特別,使用了不同的窯體組合,還堆滿了柴燒窯用的木柴, 走進一看還真的有個柴燒窯,而且是真的有在用,廣場館內展示了各式窯模型,及昔日古人製作陶瓷的過程。
今天怎麼會有表演活動,原來剛好是 2010 全國生肖陶藝競賽展,活動單位安排節目進行,穿插參予競賽人員的頒獎。
在火廣場看到一座很奇特的窯,一個是虎頭,一個是龍頭,二個口都張得大大的,這個就叫做龍虎窯,很特別吧。
看看時間預訂的窯烤麵包已出爐了,趕緊去領熱呼呼剛出爐的麵包,果然是不同的風味,麵包帶點窯燒的香味,QQ軟軟得很順口, 一下子的功夫就分食沒了,早知道就多訂一條。

要回到館內前,有看到小朋友在玩小車子,這小車子是館方所提供的,只要持證件向館方服務台登記,就可以選一台給小朋友玩, 逛完戶外廣場,館內的展覽也要看一看吧,展覽館內是禁止拍照的,館內的動線安排還不錯,每個展覽品都有服務人員解說介紹, 是有用心在服務的博物館。
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

推薦 - [ Facebook ] - [ X-Twitter ]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=== 尚 未 有 網 友 留 言 ===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
輔助

RSS
繁簡
留言板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社群

X-Twitter
FaceBook
YouTube
連繫

skrnet
54play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