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充照片 | 新北福隆靈鷲山無生道場、荖蘭山(卯里山)、瑪稜尖 |
---|---|
![]() | 2023.04.30 台灣五大名山聖地之一靈鷲山無生道場,位在東北角福隆荖蘭山(卯里山),天眼門為主要入口,服役時的軍營就在山腳下,部隊下午跑步運動時, 還會特別由山腳下跑上山練腳力。 |
![]() | 通過天眼門進入聖地,右邊設置有一座鐘亭,提供予訪客叩鐘祈福。 |
![]() | 由鐘亭前的步道前往觀音道場,途中回頭望向荖蘭山,基點山頭上立有十一面觀音塔,入口停車場處有步道可登頂,但是需要申請才能進入, 一般人是禁止登頂上塔。 |
![]() | 瑪稜尖方向的觀音道場,立有一尊青銅鑄身的多羅觀音像,基座三面環列《圓覺經》十二菩薩聖像與偈語,設置有觀音心咒轉經輪,提供予訪客繞佛轉經, 通往瑪稜尖高點的步道,就在多羅觀音像的旁邊。 |
![]() | 由多羅觀音像旁步階,穿越塔林登上觀音道場高點瑪稜尖,山頭立有一座「龍王聖碑」,上頭列有七位龍王的稱號,這座碑的用意應該是祈求風調雨順吧。 |
![]() | 龍王聖碑旁的地面,設置有二個不鏽鋼標物,一個為導線點 B114 圓標,另一個為靈鷲山 GPS04 方標,此處為瑪稜尖高點,海拔標高約 355 公尺。 |
![]() | 瑪稜尖可以俯瞰卯澳海灣,及台灣島極東點三貂角。 |
![]() | 觀音道場四周共有五十三座佛塔(舍利塔林),這每一座塔內有佛像及舍利、經典、袈裟等三寶聖物,提供於信眾禮拜佛塔,各佛塔皆有步道可到達, 等於是繞行山坡一圈,可回到觀音道場的入口,在《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》上有提到: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、及餘一切眾生,得聞是五十三佛名者, 是人於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墮惡道。若復有人能稱是五十三佛名者,生生之處常得值遇十方諸佛。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三佛者, 除滅四重五逆及謗方等皆悉清淨。 遠方山頭看起來有點像狒狒,所以稱為狒狒山。 |
![]() | 整個道場環繞著懸崖峭壁而建,面向浩瀚的大海和天空,腹地受限無法擴建,於是在山腳下闢建聖山寺,也就是山上是本院,山下為分院。 |
![]() | 順著車道進入道場聖地,路經名為聞喜堂的屋舍,堂內供奉著緬甸側臥玉佛,還有展售一些宗教文物,有點像是紀念品販賣部;穿越過華藏海/圓通寶殿, 來到了羅漢步道,步道口下方提供有公廁服務,平緩的步道穿梭樹林環山而行。 |
![]() | 開山聖殿建在山壁下,地下一樓是假日才開放的文化走廊,文化走廊介紹靈鷲山無生道場的由來,以及開山和尚心道法師的介紹,聖殿的後方管制無法進入, 所以沒有看到所謂的石壁山泉井穴;聖殿的前方闢建有觀海台,可以展望浩瀚無際的太平洋。 |
![]() | 殿中供奉緬甸國寶玉佛與泰國帕塞雅金身吉祥臥佛,開放的區域只到開山聖殿,再進入的祖師殿及法華洞未開放,法華洞是心道法師曾經閉關修行的洞穴。 |
![]() | 回到天眼門,看著位在荖蘭山頭的觀音塔,明知道通往山頂的步階是管制的,但仍然不死心的前往看看,通往十一面觀音塔山頭的步道口, 就位於停車場交通接駁站旁,果然如所預期的,柵門深鎖沒有開放,規則上是說,只接受團體申請登塔。 |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 |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
---|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