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恐龍遊記相簿
補充照片 花蓮海岸一日遊之三 - 壽豐蕃薯寮休息區、十二號橋溯溪步道、鹽寮和南寺
2020.01.16 離開芭崎休息區續往北行,過芭崎隧道由豐濱進入壽豐地區,車行至蕃薯寮休息區,另一醒目的標誌為十八號橋,公路旁小山丘腹地公園; 休息區提供有公廁、停車空間及民營商店服務。

壽豐蕃薯寮休息區(花東海岸公路十八號橋)GPS 坐標 23.747126, 121.555447

蕃薯寮休息區小山丘涼亭步道前有顆圖根點
涼亭下方為海岸公路十八號橋,新舊二橋同時存在跨越蕃薯寮溪,新橋供車輛使用,舊橋供人行使用。
行走人行的舊橋十八號橋,此處擁有獨特的峽谷景觀,在不同地質及受蕃薯寮溪的影響下,西側呈現的是平坦河階地,而東側則是陡峭的峽谷樣貌, 這十八號橋亦有條秘境溯溪路線,由西側的的農家下蕃薯寮溪,下溯穿越東側的蕃薯寮峽谷至出海口。
下一站續北行至十二號橋,這十二號橋跟十八號橋一樣,保有新舊兩座橋樑,來此地主要是為了十二號橋溯溪步道,看到溯溪二個字了嗎。

花蓮海岸公路十二號橋 GPS 坐標 23.821189, 121.581611

十二號橋溯溪步道由舊橋頭的亭子進入,基本就是順著溪流而行,最終就是下至溪流溯溪。
這十二號橋溯溪步道有什麼迷人處,依據蒐集的資料所示,這條小而美的溯溪路線,將會走進一線天的峽谷景觀,但是個人沒有攜帶溯溪裝備, 原本寄望冬季枯水期,溪流的水量可以不用溯溪鞋,但現場實際溪水量還不少,原本有股衝動想脫鞋撩溪,後來還是忍住,今日只是花蓮一日快閃遊, 沒有太多餘時間進入冒險,算是先來探採水路性質。
海濱的水牛
下一站來到鹽寮村的和南寺,一座氣勢非凡的佛寺,就座落在花蓮海岸公路旁。

和南寺 GPS 坐標 23.875807, 121.599538

踏入和南寺佛門,就感覺到莊嚴肅穆氛圍,佛寺建築典雅樸實,根據資料所示,這和南寺是廣欽上人的傳人,傳慶老和尚所創建的,為東部著名的佛門道場, 廣場的右側園林裡,有顆名為月光石的萬年鐘乳石;資料中提到,和南寺以「佛教藝術多媒體」宏揚佛法,結合佛學、文學、音樂、美術、配音、 攝影及電腦科技,透過優美動人的聲光影像,將艱澀玄妙的佛理,自然地深入人心,獲得極高的評價,使和南寺成為現代宗教藝術的領航者。
大雄寶殿內供奉「華嚴三聖」-釋迦牟尼佛、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。
由大殿旁走道來到後山,後山有設置階梯步道可前往造福觀音聖像。
後山腰處的展望,佛寺背倚青山,前臨蔚藍浩瀚的太平洋,畫面就是那麼的祥和清幽。
來到後山名為造福觀音的平台,觀音像是由傳慶老和尚與雕塑大師楊英風合力完成,雕像高約五丈,身色米黃,採左腿盤趺蓮臺的如意座姿,左手持淨甁, 右手持楊枝。
經由平台階梯,登上最高的觀音雕像處,瞭望臨海的風光。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

推薦 - [ Facebook ] - [ X-Twitter ]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網友:tai === 留言時間:20-02-07

一天內跑這麼多地方啊,真是厲害!一個人果然行動力迅速阿!

網友:skr === 留言時間:20-02-07

網友:tai 您好 - 主要是機車交通便利路線單純,只在台11線海岸公路跑,所以可以快速到達規劃的地點
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
輔助

RSS
繁簡
留言板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社群

X-Twitter
FaceBook
YouTu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