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恐龍遊記相簿
補充照片 新北雙溪牡丹(武丹坑)淘金村漫遊牡丹老街、三貂運動公園及天公廟慶雲宮
2022.05.29 多雲出遊的好日子,約了家人繼續漫遊礦業聚落,台灣有三大金礦場,瑞芳金瓜石、九份及雙溪牡丹坑,今天的目標就是淘金村牡丹,這牡丹舊名武丹坑, 於牡丹溪中發現了金砂的存在,進而溯原於三貂溪谷中發現金脈,於是吸引了許多淘金者聚集,礦坑分佈在貂山古道沿線溪谷。

我們選擇由牡丹車站開始漫遊,這也是到達牡丹最佳的交通方式,牡丹車站已有建置 YouBike 2 的站點,而且是專屬地域的站點,也就是限定區域使用, 將配合「三貂嶺自行車道」開放後,一起啟用「猴雙公共自行車專區」(雙溪火車站、牡丹火車站、三貂嶺隧道、猴硐火車站)營運。

牡丹火車站前順著街道前行,途中有間名為古趣咖啡的店家,是一間結合文創藝術及餐飲的店,看起來生意還不錯;再前行即來到社區的主要幹道, 跨越牡丹溪的橋樑不知為何名,看起來應該是近期粉刷過,一般橋頭處都會命名,這裡則是粉刷成亮橘色,猜想是為了安全醒目。

三貂嶺自行車道指標已立牌,順著指標望過去,路口有圍籬正在進行工事,可能是在進行開放啟用前的建設。

貫穿牡丹地區的牡丹溪,是一條開放可以垂釣、撈蝦、徒手捕捉的溪流,其源頭來自三貂樹梅坪,住民主要集中在牡丹溪沿岸,順著牡丹溪上溯可接貂山古道, 貂山古道接上草山戰備道後,可越嶺下金瓜石及九份,是昔日雙溪先民往來瑞芳的主要古道。
鐵路橋下的道路就是牡丹路,牡丹路主要順著牡丹溪而行,亦是昔日淡蘭重要的山徑路線,前方彩繪房舍就是牡丹老街,街道只容一台車的寬度。
老街經過一家叫雲水聚杯的餐飲店,原本沒有打算進去消費,但一走進屋後,被屋內的設計給吸引,於是就點了咖啡坐下來聊天,店家老闆娘很親切, 閒聊下知悉是在地人回鄉經營的,附近不少彩繪是出自店家的創意。
牡丹雲水聚杯店家旁的巷子,發現豬肉攤的逼真彩繪。
這條巷子打理的很整潔,順著巷子往裡走,將接到彩繪的牡丹花階梯,階梯終點為瑞雙公路。
穿越瑞雙公路道路,右方有往三貂運動公園指標,路口還標有新北市雙溪區地面高爾夫球場,這高爾夫球本來就在地面打,為何還特別註明地面, 原來是像木槌球一樣,用木桿頭打擊球進球洞,類似高爾夫球運動規則,但球是不能打飛的;這條道路為尪子崙坑路,道路的左側綠地全是運動公園區域, 右側則是鐵道。
漫步至三貂運動公園的後段,這裡正在大興土木中,工程為三貂運動公園多功能廣場,為牡丹聚落文化推廣計劃之一。
順著道路漫步至鐵道圍籬,這條鐵路就是目前在跑的三貂嶺隧道,鐵道的右方產道,則是舊的三貂嶺隧道,也就是即將開放的三貂嶺自行車道路段。
回程改走牡丹溪支流產道,沿途皆是民宅農舍景觀,產道直到瑞雙公路的路口,其溪流側全是三貂運動公園範圍。
越過道路來到慶雲宮,這裡算是牡丹老街的街底,宮廟的規模不小,應該是當地信仰中心的大廟,為主祀玉皇大帝的天公廟,分靈自宜蘭盛名的大里天公廟。
離開慶雲宮繼續漫步牡丹老街,於一處不起眼的民宅,看到一間名為兔耳絲的烘焙店,這應該是用住家當烘焙工坊吧,主要以土司為主,在這偏遠小村落中, 能夠開店做生意,除了特色以外,還需要有一份熱情吧,看起來老闆也沒有多餘人手,這些烘焙的土司數量不多,算是採限量方式手工製作。
牡丹與九份及金瓜石,都是因金礦而繁華興盛,直到產業落莫大量人口外移,才回到了平凡寧靜,九份及金瓜石因地理環境特色,翻身進入旅遊勝地, 至於牡丹還在摸索中吧。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

推薦 - [ Facebook ] - [ X-Twitter ]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=== 尚 未 有 網 友 留 言 ===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
輔助

RSS
繁簡
留言板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社群

X-Twitter
FaceBook
YouTube
連繫

skrnet
54play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