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恐龍遊記相簿
補充照片 馬祖東引之水下考古博物館、東引遊客中心、東引北海坑道、燕岫澳、東引航空站、燕秀潮音、燕岫鼻、老鼠沙石林
2023.09.15 離開東引燈塔,發現機車後輪氣不太夠,基於安全顧慮,先回到民宿找老闆換車,也順便領取明天的船票,在「中路老街」的「中柳村」這一側, 有間「水下考古博物館」,天氣熱先參觀博物館,吹吹冷氣減緩暑氣。
館內展出百年前觸礁沉沒於后澳的「蘇布倫」船,後來該地點被稱為「鐵坑」,所以鐵坑的秘密,也就是當時沉船的紀實,也是後來建造東湧燈塔的原因。
博物館裡的彩繪跟燈光,真的有種讓人進入海底的感覺,有如正在海底沉船中觀看文物。
這處空間應該是想表達,當初蘇布倫船觸礁後,有關單位的處理及報導吧。
先前東行接下來往南行,來到「東引遊客中心」,遊客中心矗立在山頭處,跟其他馬祖列島不同的是,其建築風格不採用閩東式,而以伏低設計避強風侵襲, 來遊客中心除了取經外,也順便補充飲用水。
遊客中心裡面搭了一座木造亭,放置了許多東引特色的媒體刊物,塑造東引的自然景觀意象。
還有室內的媒體播放室,一票團客正在觀看東引鄉的介紹。
東引遊客中心除了提供旅遊協助,還有餐飲的店家進駐服務。
遊客中心的後方是觀景平台,備有休憩的桌椅供使用,可以展望中柱港及西引島。
馬祖的三座北海坑道,就剩「東引北海坑道」未去,遊客中心人員說,由路口前下「燕岫澳」海岸即可到坑道口,不過東引北海坑道沒有開放。
未開放的東引北海坑道,只能透過水道外的岸堤,向坑道裡面觀望,可以明顯的見到水道旁的步道。
坑道口外的燕岫澳海灣美美的,彌補不能入坑的遺憾。
東引沒飛機那來「東引航空站」,其實是直昇機的航站,冬令期間開航,南竿每日中午一班直昇機到東引,但有最低人數限制,人數不到不飛, 票價非當地設耤者是 5000 元,真的不便宜。
航空站往燕岫澳西側岬角方向,為「南僑據點」,據點看似廢棄了,環境整理的還不錯,但營舍裡面怎會有人,看起來不像軍人。
岬角外延伸的顯礁稱為「犬齒」跟「蛇礁」,但 OSM 地圖把他標為「雙子礁」,真正的雙子礁,軍方認定是在岬角前方兩塊一大一小的礁岩, 早期是作為打靶用途,現在全列入燕鷗保護區。
東引著名景點「燕秀潮音」,在燕岫澳東南方岬角,當地人稱「燕岫鼻」,其岬角入口昔日為兩棲海龍部隊營區,前往燕秀潮音需由營區外圍進入, 兩棲部隊裁撤後營區仍有部隊,但已可由道路直入步道口。
步道來到一座名為「潮音亭」的涼亭,潮音亭可觀聽所謂的燕秀潮音。
海蝕作用下形成的內陸海蝕溝,以前燕子會在海蝕溝岩壁築巢,後來軍事演習的影響,燕子都嚇到不敢築巢了,現在只有浪濤海溝的潮音。
海蝕溝有步道可環繞一圈,步道最高點可環景整個燕秀地區。
「燕岫鼻」海崖平台,可望看海蝕作用下的岩柱地形景觀。
燕岫鼻觀看海岬的岩岸,可以看到特殊景觀的岬角「老鼠沙石林」,老鼠沙的地形特徵為岬角、海灣、谷地、海崖與海蝕洞,海水拍打岩石侵蝕, 使得岩塊節理逐漸崩落,留在中間的岩壁有如直立的覘板,景觀十分特別。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

推薦 - [ Facebook ] - [ X-Twitter ]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網友:許福來 === 留言時間:24-01-15

版面文少可以兩邊放照片中間放文字

網友:SKR === 留言時間:24-01-17

網友:許福來 您好,謝謝你的指教
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
輔助

RSS
繁簡
留言板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社群

X-Twitter
FaceBook
YouTube
連繫

skrnet
54play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