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充照片 | 台北板橋林家花園鈴鼓 DIY 冬至吃湯圓及參訪三落大厝 |
---|---|
![]() |
2009.12.20 板橋林本源園邸為臺灣四大名園之一,此園林當初建立的目的類似現今的招待所,也就是富商用來娛樂及社交的場所,
這是個人第二次踏入此地,第一次是古蹟日可以免費入園,這一次則是參加體驗鈴鼓的製作。
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的,只要持有發票就可當作入園門票,不過我們今天是有報名參加活動的,所以也不用準備發票當門票, 聽園方人員說,從 2010 年開始就可以免費入園,這真的是個好消息,其實我的家人也是今天第一次入園,他們都覺得很新鮮, 原來林家花園是富有人文美的庭園,這要自己親身到場才能體會。 林本園邸的官方網站 http://www.linfamily.tpc.gov.tw/ |
![]() |
進入園邸後隨著指示前往定靜堂,這定靜堂是昔日宴請賓客的地方,製作鈴鼓的活動將在內堂中進行,主辦單位已在內堂中備托器具,
大家集合選定位子後,教導鈴鼓製作的老師開始解說,這教學的老師可不是普通人物,而是製鼓有名的新莊響仁和王鍚坤師傅,
師傅看起來人很和藹,而且教學很用心,每個步驟都一一的解說,周圍也安排了幾位助教協助。
鈴鼓的鼓桶採用癈棄的膠台紙圈,用塑膠的粗吸管當支撐的棒子,用熱縮紙當作鼓面,製作方法很簡單,但是要作的好看又好用, 這裡面就有一些訣竅在其中,例如粗吸管如何固定在紙圈上,鼓面要如何拉才會平整,擊鼓出聲的珠子如何安排才有好聽的鼓聲。 |
![]() | 大家都作出了屬於自己的鈴鼓,一起拍個活動團體照,被小朋友圍繞的人,就是製鼓師傅王鍚坤先生。 |
![]() | 這就是我的鈴鼓作品,鼓面用熱縮紙的用意,就是最後使用熱風機進行拉皮,拉皮後的鼓面平整緊繃,才會發出響亮的咚咚聲。 |
![]() | 鈴鼓製作活動告一段落,園區工作人員請我們移駕至來青閣,來青閣的演藝亭正表演國樂,今天是冬至,園區備有湯圓招待。 |
![]() | 來青閣的前庭,一邊是體驗搓湯圓,而這些現搓的湯圓,將提供給現場遊客品嚐熱湯圓。 |
![]() | 現場遊客現搓的湯圓,交給園區工作人員處理後,就煮出一道道美味的熱湯圓,在這冷冷的冬至日子裡,吃上一碗很舒服的, 而且現場還有國樂表演,邊吃邊欣賞音樂,這真是一種享受啊。 |
![]() | 於來青閣品嚐完湯圓後,就在園區裡逛逛庭園,汲古書屋旁有個小土丘,土丘上有安置石桌椅,聽說是以前供老婦人坐在上面, 觀看下方庭園的活動用的。 |
![]() |
園邸旁有林家的三落大厝,想要進去參觀的話需要先預約,而且一天才開放五個時段,聽到廣播說 15:30 預約三落大厝,
二話不說趕緊至服務處辦理登記,因為每一場次只開放 30 人,所以要早早卡位囉。
參觀三落大厝有專人帶領解說,從房厝的外觀到整個內部的設計,所有的一磚一瓦一木,都有特別的安排及代表意義, 沒想到以前建房子那麼講究,大厝裡面是禁止拍照的,而且在過門檻時要跨過去,不能踩在其上,因為古蹟很碎弱的, 如果每個遊客都踩踏而過,那古蹟可能很快就毀損了。 |
![]() | 三落大厝外面廣場,發現立有一座聖旨碑,解說員解說該聖旨是由清光緒皇帝所欽賜的,感謝林家先祖對朝庭的供獻, 廣場靠馬路方向有個月池,類似護城河的功能,一來作為風水用,二來作為抵擋入侵所用,真的是設想周到。 |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 |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
---|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