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恐龍遊記相簿
補充照片 新北中和三清宮登牛埔頭山與天上山列之五尖山(牛埔頭山南峰)
2021.12.16 中和有兩座山,分別把牛埔山稜及天上山列連結起來,簡單來說,就是圓通寺與烘爐地連絡道,牛埔頭山為圓通寺匝道,五尖山為烘爐地匝道, 車行直達興南路三段路底的三清宮,這裡算是中和最深山了吧,而且還有住家耶,今天安排由三清宮直上二山的鞍部,來個右去左回的路線。

三清宮步階分為左右二邊,一般大都是走左邊的步階,個人則選擇走右邊的步階。

右水泥步階來到三清宮的宮廟,宮廟旁有水泥步階可續上行。
這條水泥步階看來是新建的,原本是沒有的,而且呢,陡度超大的,幾乎快九十度上爬。
陡峭水泥步階出口為橫向石板步道,往右行會經過登往五尖山的山徑,先放過他,目標是先登臨牛埔頭山,再回頭來登五尖山。
在往牛埔頭山登山口前,步道中途有一條右下山徑,可以直通興南路三段路底民宅,看來也是新開發的路線,續前行來到牛埔頭山的登山口。
約三分鐘就到達牛埔頭山基點,牛埔頭山標高 277 公尺,立有建設廳礦物課三角點 2010 號,為中和區及土城區的分界山。

若續行穿越仙境墓園,則可通往牛埔山稜西側的玉皇宮,一路往東行可經中和慈雲寺、圓通寺、長壽山、榕園、國旗嶺、迎日石、國勝嶺下南勢角。

回到鞍部石板步道,返回往五尖山登山口前,在步道邊發現有顆基石,台北縣政府四等控制點 GG26,位在五尖山北,標高 275 公尺。
回到五尖山登山口,山徑較陡處有繩索輔助,這時才有爬山的感覺。
十分鐘不到的山路,來到了十字路口,五尖山的基石就在前方圍籬內,左右山徑就是所謂的天上山列路線,右山徑往土城三峽方向,左山徑往中和新店方向。
進入圍籬內看看基石,基石被樹根給包起來了,樹幹上釘有五尖山標示,五尖山標高 320 公尺,又稱南牛埔頭山或牛埔頭山南峰,省府地政處四等三角點, 為中和的最高峰。
回山徑十字路口,選擇左行山徑往中和方向,也就是下回到石板步道,這條山徑是竹林陡坡,沿途設有繩索輔助,若是雨天會很不好走。
山徑下行接到 T 字路口,右上山徑可接回往土城三峽,左下山徑續往中和下石板步道。
雨天不適合行走的陡峭山徑出口,這條直上五尖山的山徑稱為捷徑,出口接石板步道,右行將通往三清宮及彩碟社區大水塔。
右行石板步道的終點,前方大水塔原本可經彩蝶社區,接上往烘爐地山稜,由於不良登山客未遵守社區規範,於是將方便門給封閉了;左下步階將直下三清宮。
步階一路下往三清宮的左方區域。
三清宮的土地公廟宇。
三清宮內的廟宇

路線等於是穿越三清宮,將由三清宮入口的左步階下山。

下回到興南路三段路底,路底的民宅有新闢一條拉繩路線,可以直達靠近五尖山登山口,所以也可由此登往牛埔頭山及五尖山;由於彩蝶社區封路徑, 由烘爐地方向過來的山徑,需由封閉門處陡下至興南路三段,再順著興南路三段走到路底民宅,經由新路徑可直達五尖山接往土城三峽,亦可經由牛埔頭山, 接往中和圓通寺方向。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

推薦 - [ Facebook ] - [ X-Twitter ]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=== 尚 未 有 網 友 留 言 ===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
輔助

RSS
繁簡
留言板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社群

X-Twitter
FaceBook
YouTube
連繫

skrnet
54play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