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恐龍遊記相簿
補充照片 宜蘭蘇澳秘境賊仔澳玻璃海灘及攀登猴猴鼻
2021.10.03 離開櫻花陵園後直上國道五號,一路南行至蘇澳南方澳,原本涼爽的陰天變成了豔陽天,斷掉的南方澳大橋整建中,繞行南方澳漁港前往內埤, 再繞行內埤漁港經過內埤海灣,這內埤海灘擁有情人灣稱號,又稱為南方澳情人灣,但這不是今天的目的地,目標是有秘境之稱的賊仔澳玻璃海灘, 進入假日單向通行的巷道,巷道沿路竟然設有停車位,這下子不用擔必停車問題了,選了個寬大易停點停車,道路底的柵欄路障就是通往秘境之路。
通過柵欄順著道路上行,道路的終點没有路了,道路至此護欄外是海岸,真想不透,當初為何會有這條道路,原來以前南方澳的垃圾都運來這裡傾倒, 所以這條道路當初是用來倒垃圾的。
道路峭壁護欄邊上向南俯視賊仔澳海灣,跟內埤海灣以山脈尾稜海岬為界。
向北展望賊仔澳海灣,範圍一直到稱為猴猴鼻的礁岩山;這處海灣會被稱為賊仔澳,主要跟海盜海賊有關,相傳這裡曾經是海賊活耀的區域。
向下俯視海灘,下方就是號稱玻璃海灣的秘境海灣,峭壁邊可以看到鐵鏈粗繩一路延伸到海灘,前往玻璃海灘需要攀降下峭壁,若只是純賞景的話不必冒險, 攀降後沒有其他路線,唯一回來的路就是原路拉繩攀爬峭壁上來。

這裡就是當初的垃圾場,那些五顏六色的玻璃瓶罐,經過海浪不斷的沖刷下,研磨成了一顆顆的玻璃珠,這些散佈在海灘上的玻璃,就形成了如今的玻璃海灘。

這玻璃海灘的砂粒有點粗,若想光腳行走的話,會有點刺刺的感覺,今天當然不會只有來此一遊,也安排了攀爬賊仔澳北岬的猴猴鼻,順著海灘往北行, 首先要面對的是一塊大礁岩,礁岩上垂有一條繩索,但是這條繩索也太細了吧,感覺就有點不太保險,另外也可以選擇走海岸繞過去,但看那浪一波波來, 實在沒有必要冒險,最後選擇拉繩上攀,只是在攀爬時儘量不要太依賴繩索。
上礁岩後一路順著山崖北行,在大礁岩縫隙處看到癈棄大型車輛,靠近一看原來是輛翻覆的水泥車,車身剛好卡在二塊礁岩中間當橋,省去了攀越礁岩的路程。
礁岩海岸途中有趣的景觀,礁岩海蝕後形成的石門。
前方為山崖與猴猴鼻形成的沙灘。
一般遊客是不會來到這座沙灘,因為要攀爬一段海岸礁岩,來此的大都是釣客、水上活動及像本人這類型的,這座沙灘呈現扇型的樣貌,面向海灣的沙灘為面, 面向太平洋的口為扇釘,這處沙灘漲潮時,不知會不會被淹沒。
猴猴鼻的山徑攀爬點綁有繩索,直接拉繩攀爬上登,陡峭的山壁路徑狹小,基本上只適合單向通行,於峭壁山徑北望北方澳岬角。
峭壁山徑橫向登上稜線,過稜線向下將通往海岸礁岩,現場正有兩位釣客在礁岩上,由此順著稜線山徑將登往猴猴鼻高點。
於猴猴鼻山脈展望南方澳山,山頂上可以看見有軍事雷達站,若與旁邊的大山連在一起,因山形呈現筆架所以又稱為筆架山,也稱之為南方澳岬。

這猴猴鼻的名稱很特別,根據資料所示,以前南方澳地區,有一支「猴猴族」的原住民部落,因此這塊海鼻岩島,就命名為猴猴鼻。

於猴猴鼻山脈展望賊仔澳海灣,真的是很美的一處海灣,海灣內的浪潮景觀變化很快,有時呈現果凍般的平靜海面,有時則是波濤的激烈浪潮。
計劃趕在午後塞車前離開宜蘭,因此午餐選擇前往國道五號蘇澳服務區休息站,蘇澳服務區休息站完工啟用後,個人是第一次到訪,跟其他休息站一樣, 提供有餐飲、廁所及加油服務,一樓主要是餐飲商販,二樓則是國道五號的建造歷程展示,雖然規模沒有多大,但也足以提供旅客短暫休息服務。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

推薦 - [ Facebook ] - [ X-Twitter ]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=== 尚 未 有 網 友 留 言 ===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
輔助

RSS
繁簡
留言板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社群

X-Twitter
FaceBook
YouTu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