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恐龍遊記相簿
補充照片 台北公館水源町公園漫步小觀音山木棧道訪寶藏巖國際藝術村
2023.04.03 於中和搭乘 311 公車至永福橋自來水博物館下車,路過公館創意跳蚤市集,右行自來水園區的自行車廊道,順著廊道步行至汀洲路三段 104 巷底, 即可看到「水源町公園」,水源町公園植栽了許多的花草,旁邊就是園藝工程隊的水源地苗圃,本身也是地景式滯洪沉砂池,負責區域內的排水任務。
公園內出現鐵軌舖面的意象,原來昔日汀州路為台鐵支線-新店線,公園規劃上加入了鐵道的在地人文。
發現公園內有設置飲水設施,提供飲用水需求的遊客使用。
「小觀音山木棧道」是一條山腳下的高架步道,串連了水源町公園及寺廟寶藏巖觀音亭,突然間看到熟人身影,是知名 YouTube 網紅 「Tony Huang」, 也就是「Tony 的自然人文旅記」版主,叫喊 Tony 後他才發現本人的存在,他已走訪完寶藏巖國際藝術村,正由小觀音山木棧道下水源町公園, 真是好巧的偶遇安排,彼此寒暄幾句後,繼續各自的行程。

小觀音山木棧道又名「尋寶步道」,這個「寶」應該是指寶藏巖,高架棧道是採用鋼構木搭建,使用菱形格網目做為舖面,鏤空的網目舖面減少對植被影響, 也大大的增加了止滑的效果。
高架棧道保留著小觀音山的生態地貌,穿梭在茂盛的樹林間,中途來到一座主題休憩平台,此棧道平台稱為香楠平台,為一處被香楠樹林圍繞的平台。
整條棧道總共有三處出入口,水源町公園為北側出入口,中間則有東側出入口接停車場,南側出入口為寶藏巖觀音亭,此處有規劃名為觀夕平台的休憩平台, 下方河濱公園為景美礫間,其利用小石頭處理雨水道的污水,處理後排入萬盛溪於福和橋下匯入新店溪。

寶藏巖觀音亭主祀觀音菩薩,十幾年前為了進入自來水園區走訪觀音山,就是由寶藏巖後方的步階,直登觀音山蓄水池山頂,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昔日遊記, 公館自來水博物館園區及觀音山步道(虎空山),現在那條步階已經封掉了。

穿越過寶藏巖觀音亭,來到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入口,參觀開放時間是週二至週日,上午的 11 點到晚上 10 點,週未假日的下午則有免費導覽的服務。
寶藏巖村圍繞著觀音山而發展,聚落的中間設有三角窗服務棧,提供在地的咨詢服務,目前寶藏巖正在舉行寶藏巖光節,一路都有天選之人的文宣, 想必是以天選之人為主題,所策劃的村落藝術展出。
聚落裡的巷道都很小條,建築是層層的堆疊,村裡還是有居民,原本癈棄的建物,也陸續的在整修恢復中,除了居民的房舍外,還有商家餐廳進駐。
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有邀請藝術家進駐,所以隨時可看到創作品的展出,這裡叫半樓廣場,頂樓建物只剩一個窗口,窗口望出去是蟾蜍山,寶藏巖的聚落形成, 跟蟾蜍山聚落有關連,蟾蜍山聚落就是現在的煥民新村,是公館地區主要的空軍眷村,當時一些老兵退休了,就移居到觀音山區落居,日子久了就形成聚落, 也就是目前的寶藏巖聚落。
山區聚落裡也有防空洞,防空洞內也有創作品展出,但是聲光效果的創作品沒運行,變成了靜態的展品。
閣樓青年會所,這裡也有提供民宿般的住宿服務,外頭貼了各類房型及價位,價格區分平日及假日。
閣樓青年會所的房間,全都是面向新店溪畔,算是擁有不差的景觀視野。
舊房舍的文物呈現
以寶藏巖聚落為主題的創作模型
聚落的高處跟自來水園區只隔一道柵欄,這裡設有一處通道,這個通道是單向往寶藏巖聚落的出口。
逛到山腳下的寶藏巖柑仔店,這間柑仔店除了提供有餐飲服務,還有販賣一些紀念品文物。
由柑仔店往河濱公園步行,途中將穿越聚落的菜園,沒想到小小的菜園裡,竟然種植了各式各樣的植物,而且還設有解說牌;經由步道穿越樹林繞到後方。
來到面向新店溪畔的方向,這裡可以仰望寶藏巖的歷史斷面,可以清楚的看到,樓房是層層疊疊的搭建上去。
回到寶藏巖觀音亭,看到停車場公園有大批的 YouBike 2 可借,這時突然有個主意,何不由此騎自行車,暢騎一下河濱自行車道,經由秀朗橋騎回到中和, 心動就立即行動,前往停車場公園租借 YouBike。
租借 YouBike 後,騎回到新店溪畔的河濱公園,由此往景美溪方向騎行,也就是穿越過福和橋,順著河堤車道上行,途中要越過景美溪才是順新店溪上行, 如果一直順景美溪騎行的話,可是會騎到木柵動物園去的,河濱自行車道規劃的很完善,順利的到達秀朗橋,經秀朗橋自行車道進入中和地區。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

推薦 - [ Facebook ] - [ X-Twitter ]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=== 尚 未 有 網 友 留 言 ===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
輔助

RSS
繁簡
留言板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社群

X-Twitter
FaceBook
YouTu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