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補充照片 | 宜蘭頭城朝山外澳接天宮、黃金嶺福德祠、石空金殿接天廟、頂坪溪福德祠、太和山太和宮 |
|---|---|
![]() | 2025.05.01 昨天的礁溪聖母山莊及三角崙山行程,老實說還真有累到,好在有安排在礁溪溫泉住宿一晚,讓疲勞的身體獲得了舒緩,今天的安排是頭城朝山行程,循著石空古道到訪名山古剎, 首先第一站先來到外澳接天宮,石空古道主要是外澳至石空聚落的聯絡道,古道的兩端剛好是玄天上帝神祇的新舊宮廟,石空接天廟為舊址,外澳接天宮為新址,系出同門皆供奉上帝公, 石空聚落居民遷移到山下外澳地區,基於信仰需求及發展,於是在外澳興建成立了接天宮。 這外澳接天宮規模不小,規劃有大型的停車場地,但是出入口非常的不起眼,若沒注意港澳橋旁的接天宮牌樓得話,就會錯失前往接天宮的唯一道路口,個人家裡就有供奉玄天上帝, 聽父母說本人也是玄天上帝的契子,所以對玄天上帝宮廟總有一些情懷;參拜完上帝公後思考是否步行古道,看天氣狀況不是很好,昨天疲累的身子恢復有限,決定不走山徑古道, 而是直接騎行石空產業道路前往石空聚落。 |
![]() |
來到產業道路「石空望龜」處,這裡有非常開闊的展望點,海上的龜山島就近在眼前,下方的宮廟就是外澳接天宮,海岸線長長的沙灘就是外澳沙灘。
|
![]() |
石空望龜處往南眺望可見烏石港,烏石港主要是登龜山島及賞鯨豚的港口,外澳這裡還有一座飛行傘基地,天候狀況良好的話,就可見到飛行傘往外澳沙灘飛行。
|
![]() | 產業道路續往石空聚落行,目前正值桐花季節,道路上飄落滿滿的桐花。 |
![]() |
石空古道途中的黃金嶺福德祠,這座土地公廟是近期才用花崗石材改建,把原本的石塊小廟包在裡面,形成廟中廟的格局,原本的土地公廟據傳是取自福隆砂岩雕鑿而砌成,
文獻記載是說清道光五年建立,算算至今也有二百年歷史了,這間土地公廟採左右橫拉門,平時拉門是關上的,想要參拜的話需自行拉開廟門,參拜完後再把廟門關上;
土地公廟可望見對面有間宮廟,那間就是石空古道終點石空接天廟。
|
![]() | 來到石空接天廟,宮廟十分的樸素,跟山下外澳接天宮完全不同,根據廟方的文獻,接天廟是清道光二年(1822 年),由信徒帶著玄天上帝金尊從烏石港登陸,並於此石空山建廟, 算起來也二百多年歷史,目前台灣供奉玄天上帝的宮廟中,是以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南投松柏嶺受天宮,作為北極玄天上帝信仰中心,其分靈遍布海內外,而石空接天廟則是金尊大陸渡海來台, 有別於分靈香火方式開基建廟。 |
![]() | 廟埕廣場上有座「石空金頂接天廟誌碑」,記載著開基祖廟接天廟的事蹟,誌碑旁應該是廟方的菜園,菜園旁可見到一條山徑古道,該山徑稱為象寮古道,這象寮不是指動物大象聚集處, 而是取自舊名「匠寮」而來,象寮古道為淡蘭古道支線之一,為宜蘭頭城至新北雙溪的百年越嶺古道。 |
![]() | 接天廟座向的右後方,有條隱密的山徑古道,該山徑為通往舊石空聚落的古道,目前看起來好像不太好走,感覺沒什麼在整理的樣子,詢問廟方人員,古道可以走但不好走, 廟方建議還是走產道前往舊聚落。 |
![]() | 經產道繞往石空舊聚落,聚落民宅旁有直上頂坪溪的道路,一般登山客大都會由此步行道路上山,眼看天候狀況不太穩,加上昨天礁溪聖母山莊三角崙山的疲累,決定直接騎車直上頂坪溪, 這條往頂坪溪的道路初期是好走的,後半段則是破碎路面,騎車子非常的難操控,需要花更多的精神來應付,而且道路寬度有限,實在很怕有車子來會,好在順利的抵達坪溪古道路口。 |
![]() | 產道終點為「頂坪溪福德祠」,這間土地公廟也是百年古廟,廟前腹地的停車空間有限,就算你開四輪驅車上來,並不一定有位置可以停放,土地公廟座落在鐵棚內,廟埕設置有休息的鐵椅。 |
![]() | 通往太和山的步道山徑,就在頂坪溪福德祠旁,山徑步道漫步在柳杉林間,下行一小段路到達鞍部路口,這處鞍部路口是坪溪古道及坪溪水路交會點。 |
![]() | 往太和山的步道山徑清晰好走,路口也有往太和山的指標牌。 |
![]() | 太和山步道行經山谷開闊處,左方山坡處有明顯的路徑,經路徑可到達山坡處的「天龍護山河」石碑。 |
![]() |
從頂坪溪福德祠行走太和山步道,不到一公里的山徑即可抵達太和山,山頭上建有太和山太和宮。
|
![]() | 太和山太和宮主祀玄天上帝,與石空接天廟及外澳接天宮一樣,皆出自同個宮廟管理組織,太和山頂的腹地有限,因此山頂的太和宮規模就小小一間。 |
![]() | 太和山海拔標高約 705 公尺,山頂上沒有設置三角點基石,是宜蘭頭城與新北雙溪的界山。 |
![]() | 太和山頂擁有 360 度的環景展望,可惜今天的視野霧霧的,無法展望蘭陽平原以及壯闊的太平洋海岸線。 身為玄天上帝契子的我,經山腳下的外澳接天宮,山中開基祖廟的石空接天廟,以及最後山頂的太和山太和宮,完成了三間上帝公宮廟的朝山之行,感覺完成了一項使命一般, 這三間不同時期所建的宮廟,各有各的特色及可看之處,若能好好的規劃導引,想必能為宜蘭頭城增進宗教朝山之旅效益。 |
| 小恐龍的遊記相簿 | |
| 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
|---|
| 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