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恐龍遊記相簿
補充照片 新北貢寮福隆朝聖靈鷲山福城(福至心靈、眾志成城)
2025.07.26 台灣有五大佛教名山,平均分布在北部、中部、南部及東部,東部是由證嚴法師開山的慈濟,南部是由星雲法師開山的佛光山,中部是由惟覺老和尚開山的中台禪寺,而北部則有兩座佛教名山, 位在北海岸由聖嚴法師開山的法鼓山,位在東北角由心道法師開山的靈鷲山,能夠成為宗師開山立派,代表開山宗師有過人的修為,今天要朝聖的是由靈鷲山在福隆聖山寺金佛園區建立的福城, 福城這個名稱不太會跟佛寺聯想在一起,建物本身跳脫一般佛寺的格局,看簡介是說將宗教文化藝術化,再輔以現代科技引導學習;出福隆火車至濱海公路,右行往宜蘭方向約六百公尺, 即可來到福城的入口。
濱海公路道路向的福城入口,其實是地下一樓的入口,入口進入後是一個廊道,廊道記載了福城建造的名錄及感謝,展現「福至心靈、眾志成城」的開城成果;經由樓梯或電梯來到了一樓的聖殿, 聖殿就是福城裡禮佛的場所,大廳安座了兩尊玉佛「放光玉佛」與「多寶臥佛」,這兩尊玉佛原本就存在聖山寺園區,福城的落成等於讓玉佛有了家,面向北面的為「放光玉佛」,設計出天眼石窟意象, 站在大佛像前抬頭仰望,真的另人讚嘆其工藝。
繞行至「放光玉佛」的背面,面向南面的為「多寶臥佛」,「多寶臥佛」前是一樓聖殿的入口,嚴格來說這比較像是福城的大門。
櫃枱服務人員親切解說,來到櫃枱後方的走道處,淨房指得就是廁所,這裡也有提供免費的置物櫃服務,也有提供飲水機供使用。
聖殿的另一角為福城蔬食餐廳,提供素食的輕食服務,完全沒有佛寺的感覺,而是文藝氣息的氛圍。
福城二樓為四期教育主題展區,一開始不太懂何謂四期教育,原來是指佛法學習的課程,在靈鷲山的定義裡,這四期教育分別為:阿含期(律己)、般若期(止觀)、法華期(願力)及華嚴期(證果), 在這二樓的展區內,運用科技及人文藝術,讓心靈去感受所表達的意念。
這間演奏音樂的暗室,真的讓人非常的驚豔,從明亮的展間推門進入暗室,耳裡傳來敲擊樂器傳來的音樂,等眼睛適應暗光後,就看到運用排程打造的演奏設備,四週都是顯示器螢幕及鏡子, 有點像進入了虛幻空間一般,視覺及聽覺的刺激帶動著心靈振動。
這一幅壁畫稱為《維摩詰經》十四品,主要以敦煌莫高窟第 61 窟的壁畫為代表,將維摩詰經的內容以圖像化的方式呈現,描繪了維摩詰居士與文殊菩薩的論道場景。
穿越光影交錯的靜謐長廊,來到二樓面向海岸的落地窗前,一樓聖殿的放光玉佛,出現在二樓景觀窗前,並且巧妙結合了「那天見佛人人皆可成佛」標語。
落地景觀窗可觀看福隆海岸,但吸引個人注意的是三個圓章,圓章上面是緬甸文字搭配佛教的圖案,上面那個圓章是蓮花,左下方圓章是菩提葉,右下方圓章應該是經書。
這裡稱為人間車廂,完全模擬一輛電車的車廂,兩邊窗戶同步播放拍攝的實景,影片是由福隆到台北的旅程,車廂門上寫福隆站->成佛站,意謂著學佛之路。
三樓是華嚴視廳及特展空間,目前的特展主題為生態即靈性,這處展區佈置了九大行星,宇宙的行星彼此照耀及牽引,正如來自不同文化與思想的覺者,於此相遇閃耀著智慧的光芒。
這處展區運用大量投影機,播放出人類與生態歷經共生、迷失與重返。
回到一樓聖殿,由多寶臥佛前大門進入聖光寺金佛園區,回頭觀看福城的建築樣貎,線條感十足超有特色的;前來福城正確路線應該是,出福隆火車站後右行福隆街 2 巷,也就是往舊草嶺隧道方向, 到福隆驛站的 T 字路口,左行順隆隆溪過興隆橋,直行由聖山寺如意門進入園區,穿越停車場即可到達靈鷲山福城。
來到聖山寺金佛園區,當然也要去金佛殿禮個佛,金佛殿裡供奉有來自泰國的平安佛、成功佛及圓滿佛三尊,為十四世紀泰國鑄造的中古國寶佛的分尊。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

推薦 - [ Facebook ] - [ X-Twitter ]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=== 尚 未 有 網 友 留 言 ===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
輔助 :

RSS
繁簡
留言板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社群 :

X-Twitter
FaceBook
YouTube
連繫 : skrnet 54play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