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恐龍遊記相簿
汐止茄苳瀑布/茄苳古道/和尚頭山/四分尾山/槓尾山
2006.01.31 初三與 Tail 兄弟相約,一起去登汐止茄苳一帶的山頭,上次走茄苳古道時,在主要叉路點處,有看到往和尚頭山及槓尾山的路標, 馬上依照之前走過的茄苳古道及四分尾山做規劃,由茄苳瀑布開始,經茄苳古道往登和尚頭山,再上至大尖山至四分尾山的稜線步道, 循稜線步道至四分尾山,再由四分尾山直下槓尾山,再接回茄苳古道返回到茄苳瀑布,如此安排將是右去左回的行程,但是發生鳥龍事一件, 帶去的 DC 電池電力不夠,所以就沒有多拍照片。

汐止茄苳瀑布/茄苳古道 路徑一樣,在離開最後的瀑布點後,石階古道接至Y字路口處, 叉路點設有指標,左上為接茄苳古道,右過溪山徑為通往和尚頭山及大尖山稜線,該山徑不太適合雨天行走。
山徑一路到達一處大岩石下方,今天的視野霧霧的,看不出該大岩石所在位置,推算大岩石上方就是和尚頭山,由大岩石下方往左行, 路徑感覺是在高繞上該大岩石,果然不出所料,山徑上至大尖山的支稜叉路,上支稜後發現有指標,左行通大尖山往四分尾的稜線, 右行通往和尚頭山。
順著指標往和尚頭山前行,不久來到一處山崖處,這裡沒有任何的基點及標示,這裡應該就是和尚頭山吧,此地的展望應該不錯, 但是今天霧矇矇的,看不到什麼景色,和尚頭山標高約 560M,為什麼叫他為和尚頭山呢?回想起之前走茄苳古道時, 於山下望向此山頭時,該大岩石突出於山頭,有點像水桶也有點像顆頭,所以才會被稱為和尚頭山。
於和尚頭山拍完合照後,回頭往大尖山至四分尾山的稜線,此時天空有點給他飄點雨,我們加緊腳步往四分尾山前進, 中途經過茄苳古道上至稜線的叉路,我們並沒有轉茄苳古道下山,研判天氣不至於變壞,繼續向四分尾山前進, 到了四分尾山後雲霧圍繞,今天真不是個登山的好天氣,上了山頭看不到好的景色,大伙還是拍個合照吧, 那根指標桿上頭還是寫汐止鎮公所,真是的,指標牌都破爛成這樣了,這汐止市公所還不想處理一下。

四分尾山標高 641M,有兩棵三角點,二等三角點 1060 號,三等三角點號 837 號。

下一個目標為槓尾山,由資料所示,可以由四分尾山直下到槓尾山,入口就在四分尾山的山頭旁,入口芒草有被清理過, 下行一段後接到產業道路,心中納悶著,怎麼會接到產業道路,順著產業道路下行,左方發現有路條及山徑,離開道路進入山徑中, 此時的山徑就比較不好走了,同樣的,走了一段後又接到產業道路,這時我們分成兩組,一組試著走產業道路看會不會再度交會, 我與 Tail 則再度鑽進山徑中下行,這時的山徑真的是很難走,有點泥濘及溼滑,我和 Tail 皆有滑倒的狀況,這時經判斷不可能再接到產業道路, 隨後撥手機與另一組溝通,我們不建議他們走同樣的山徑,於是請另一組的人續走產業道路,經個人的研判,產業道路將可接到汐平公路, 到時候我再和 Tail 去接應他們即可,一路下到槓尾山的叉路口,轉往槓尾山去看看,唉~大失所望,槓尾山頭沒有什麼視野,在一片樹林裡, 有一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,我的 DC 沒電力,Tail 也沒帶到 DC,所以就沒拍槓尾山的照片,原路返回到槓尾山的叉路,續下行穿出到古道, 要到槓尾山的話,建議還是由古道入口進去,約十分鐘左右即可到達。 由茄苳古道回到茄苳瀑布後,我與 Tail 立即與另一組聯絡,瞭解他們目前在汐平公路支線的小坑路,立即騎車直奔小坑路分批接應他們。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

推薦 - [ Facebook ] - [ X-Twitter ]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=== 尚 未 有 網 友 留 言 ===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
輔助 :

RSS
繁簡
留言板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社群 :

X-Twitter
FaceBook
YouTube
連繫 : skrnet 54play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