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恐龍遊記相簿
補充照片新北中和外員山、員山公園、員山子史前遺址、積穗配水池、防空壕及海山神社殘跡
2012.09.07 新北市中和區有兩處史前遺址,一為秀朗橋旁尖山腳處的「尖山遺址」,另一在員山公園內的「員山子遺址」,這兩處遺址皆屬於新史器時代「圓山文化」, 而員山子遺址還包含年代更早的「細繩紋陶文化」,員山公園範圍內除了有史前遺址,還有日治時期文化遺跡(海山神社、防空壕及積穗配水池)。

員山公園就在中和元氣大鎮社區後方,主要入口為中和區員山路 455 巷進入,車道路底為停車場及民安社區活動中心,車道旁步階可見寫有「員山公園」的大石地標。

中和區員山路 455 巷員山公園入口位置 25.004106,121.47983

寫有員山公園大石的坡地,發現立有基石一顆,猜想此地舊稱為「員山子」,這顆基石是不是代表員山子高地的標物,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推動「神社中心」政策, 就是看中了海拔 16.84 公尺的員山子高地,作為板橋街及中和庄共同的神社,而興建了社會教化中心的海山神社。
由入口的步階上行,中途有座大涼亭,依現場涼亭地基的規劃,原本應該是要建成八卦亭的樣貌,結果實際上並未呈現出八卦的亭貌。
涼亭再上行來到山頂平台處,山頂設置了不少遊樂及健身的設施。
山頂平台除了有一間土地公廟外,還有一座五聖靈濟寺在山頂設立的濟公禪師塑像。
濟公禪師塑像旁有立山神,看碑文的內容,此山神是當初在建立濟公禪師塑像時,挖出的清朝時期骨骸,特別集中立山神祭拜。
山頂廣場平台,猜想是作活動集合用的,有點像表演的看台。
外員山的山頂涼亭,涼亭本身就是昔日的積穗配水池,涼亭的周圍還能見到配水池的水管遺跡,主要屬於日治時期板橋水道系統的一部份。
外員山的山頂涼亭旁,有一座三等控制點基石。
由外員山的山頂回到山腰處,改行走繞行外員山的環山步道。
環山步道經過右方民安社區活動中心後,在一根路燈旁的欄杆外,可發現明顯的山坡路徑。
翻過步道欄杆,順著山坡路徑下行,即可通到欄杆外的海山神社殘蹟,殘蹟所在位址於社區活動中心前方,原本應該可由停車場進入,現在則是架設了圍籬, 必需由環山步道翻越欄杆山坡進入。
海山神社第三座鳥居的基座。
海山神社階梯參道。

海山神社原始面積為 10.155 坪,完工於昭和 13 年(西元 1938 年),昭和 19 年(西元 1944 年)受皇民化運動的影響,升格為鄉社,祀明治天皇、大已責命、 北白川宮能九親王。

神社供獻柱,上頭清楚刻印有當時捐獻者的名字,這根是鶯歌庄陳炳郁所奉獻。
神社石牆旁則有一座防空壕,此防空壕為日昭和 15 年(西元 1940 年)大東亞戰爭爆發時,為防禦美軍空襲,動員青年挖掘的防禦工程,現在防空壕的前段為水泥改建, 後段則仍維持最初樣貌。
海山神社殘蹟石牆及參道石階,另外在基座平台處,有一堆石柱石塊殘蹟。
民安區社區活動中心,此處昔日為海山神社的主體所在,主殿與拜殿的位置於 2001 年改建為活動中心。

員山公園同時擁有史前遺址及日治時期文化遺跡,早就名列為新北市立古蹟了,但是今天瀏覽下來,發現古蹟的維護上還要加油,該維護整修的就要做, 若能好好的整體規劃,應該能成為中和特殊的遺跡文化公園。
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

推薦 - [ Facebook ] - [ X-Twitter ]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網友:lucy === 留言時間:15-04-20

停車場的圍籬有門可以直接打開喔!不用翻牆~
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
輔助

RSS
繁簡
留言板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社群

X-Twitter
FaceBook
YouTube
連繫

skrnet
54play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