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充照片 | 台中龍井竹坑南寮登山步道(古道) |
---|---|
2011.11.18 接到任務要前往台中支援,而最近東部在下豪雨,北部及南部天氣因季風關係也不穩定,看來看去好像只有中部較好,
即然要前往台中支援,那何不乾脆安排走走中部的郊山,上網瀏覽了一下地理位置,支援的地點距離台中龍井不遠,在龍井地區,
瞄到一條竹坑社區跟南寮社區的登山步道,看來若能趕在下午 3 點前結束工作,可以順便過去逛一逛,當然不會單純只有一座郊山,
還打算明天加碼南投地區的郊山。
工作順利的結束後,立即趕往位在龍井區竹坑社區的步道出入口,會選擇由竹坑端開始,是基於先苦後甘的安排,竹坑往南寮是上行, 左去右回繞一圈回程為下行。 竹坑-南寮步道竹坑端位置 24.179174,120.54891 | |
竹坑社區步道口正好位在國道三號高架橋下方,現場設置有停車場腹地,一座名為木本橋的人行拱橋橫跨溪谷,橋頭旁立有解說牌, 此木本橋主要紀念陳木本先生,陳木本先生為當地竹坑村人,擔任民選第一屆鄉長後連任至第三屆積勞成疾,其在任期間勤奮清廉, 為緬懷其德行風骨,將登山步道人行拱橋命名為木本橋,以供鄉民景仰。 | |
進入山徑步道前,國道三號高架橋下,立有一顆仁者樂山的石碑,其石碑後方則有一間公廁,在停車場時有看到廁所的指標, 不過指標是指向竹坑社區服務中心,而不是高架橋下這一間公廁。在進入主步道入口前,見到旁邊放置有步道認養大使申請書, 心想這應該是在招募志工吧。 | |
主步道兩旁的樹木看來植栽沒多久,假以時日將成為一條林蔭步道,步道的維護狀況很不錯,看來應該是有時常在整理。 | |
步道旁的腹地立有認養大使的標示牌,原來是將步道旁腹地空間交給有心人經營,認養人針對所認養的步道段,發揮創意美化步道景觀, 照片中這一片認養地,個人就覺得很不錯。 | |
步道旁發現有車道,看車道的方向是往溪谷內深入,猜想這應該是越野車之類的 OFF-ROAD 路線。 | |
步道中途發現紅布圍著大榕樹,看來這裡應該就是大榕樹休憩亭,如果沒有仔細看,還真的以為是間步道旁神廟。 | |
過了大榕樹休憩亭後,步道區分為二條,左邊為 B 線步道,右邊為主線步道,依步道導覽圖來看,兩條步道最後將在稜線會合。
B 線步道與主線步道分叉位置 24.17799,120.555939 | |
選擇續走右邊主線步道,步道上稜後又區分二條路線,左循稜而上為主線步道,右邊則是 A 線步道,主要是通往高地觀景平台。
主線步道與 A 線步道分叉位置 24.176987,120.556261 | |
A 線步道通往高地觀景平台,平台旁立有一顆書寫古道景觀台的石頭,原本行走時並未發現有其他遊客,後來漸漸的人越來越多,
想必是當地居民們,利用下午黃昏時段出來活動健身。
觀景平台位置 24.177393,120.553552 | |
觀景平台展望龍井地區,下方為國道三號高速公路。 | |
由 A 線步道觀景平台回到稜線主步道,往右邊山谷看時發現一塊奇特的山丘,步道旁有一座解說牌,原來那塊樹林丘地就是鯉魚山, 老實說是不怎麼像鯉魚啦,但是稍為想像一下,還是可以意會的,傳說從前有大小 2 條鯉魚盤據於山谷,大鯉魚頭朝東向山上, 小鯉魚頭朝西向大海,有一天洪水將小鯉魚沖入大海,因而小鯉魚一去不回,最後僅剩大鯉魚獨守山谷。 | |
主線步道循稜上行,來到名為花架涼亭的休息區,涼亭外立有一塊大石,上頭書寫龍止觀三個字,下方則有解釋龍止觀三字意函,
意思是指行走此山脊步道,可以高處遠望廣闊景觀,讓人身心舒暢屏棄世俗雜念,達到『休止能定身摒息,休觀則定心生慧』之境。
花架涼亭 (龍止觀石) 位置 24.176566,120.558787 | |
續循稜進入柏油步道段,此時將與 B 線步道會合,由山脊向右山谷望,山谷裡有一塊景觀腹地,步道旁解說牌指該地為古井區,
並且有一條名為古井天梯的步道連繫,看了一下導覽圖該古井位在 C 線步道上,待會回程時就會經過,所以不需特意走古井天梯前往。
古井天梯位置 24.176439,120.562076 | |
沿著柏油車道進入南寮社區,停車廣場旁發現一間福德祠
南寮社區福德祠位置 24.175621,120.566957 | |
南寮-竹坑登山步道意像入口處,以及紀念東海大學美籍教授「亨德博士」的享德紀念公園,這位亨德博士為南寮村民解決了缺水問題,
為了感念因而興建了享德紀念公園。
南寮-竹坑登山步道意像入口位置 24.175377,120.567698 | |
南寮社區中心的雙龍搶珠魚池 (大水崛),這裡應該是南寮社區的主要行政活動區,因為繞行魚池時發現一些行政機關就在周圍, 這個大水崛曾是大肚山南寮村的主要用水來源,但是這個大水崛到了秋冬枯水期就不夠用,於是村民就必需遠到東海大學裡的小溪取水, 當時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的亨德先生,看到了這種景像心生憐憫,於是拿出自己積蓄及努力募款以下,用鑿深水井拉自來水管線方法, 為村民們解決了用水問題,所以才有了亨德紀念公園的感念。 | |
由路口亨德紀念公園對面進入,靠右邊行走將到達林家祠堂,南寮是一個有二百多年歷史的老村落,是大肚山上早期的四大集村之一,
村民多數是林雲派下的子孫,可以說是一典型的林家村。
南寮社區林家祠堂位置 24.174408,120.567075 | |
南寮-竹坑步道的南寮端入口就在林家祠堂旁。 | |
由林家祠堂登山步道進入,就是名為好漢坡的石階步道,也就是 C 線步道的開始,好漢坡將下至山谷 C 線步道。 | |
山谷裡的 C 線步道維護的很不錯,步道寬大整潔平坦易走。 | |
古井區到囉,昔日的那口古井就在亭子裡,曾經也是居民賴以維生的取水井,如今只剩下景點的價值,古井前方設置了汲水幫浦,
用來取得古井裡的井水。
古井位置 24.175406,120.56228 | |
離開古井續往竹坑方向行,步道中途經過整治區,看整治區旁的告示牌,這裡將來會是個賞螢區。 | |
步道中途特別劃出一塊休息腹地,石桌椅旁有一棵龍華樹,相傳釋迦牟尼佛曾預言,彌勒佛將在龍華樹下得證成佛, 如同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得證一樣。 | |
最後南寮-竹坑登山步道回程點就在木本橋旁車道,由木本橋出發左去右回繞行一圈約 5 公里。 | |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 |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
---|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