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充照片 | 桃園觀音白沙岬燈塔(燈塔公園、白沙岬觀音溪步道)、甘泉寺與甘泉井 |
---|---|
![]() |
2013.07.21 位在桃園觀音西濱快速道路旁的白沙岬燈塔,曾經是台灣本島最西邊的燈塔,之後西海岸的燈塔陸續建置,最西邊燈塔最後被七股國聖燈塔給取代,
桃園行程登了大古山,逛了坑口彩繪村,最後就是人文古蹟的白沙岬燈塔。
桃園觀音白沙岬燈塔位置 25.040852,121.076239 |
![]() | 白沙岬燈塔門口備有停車場,但是可供停車的車位有限,好在燈塔公園不是很大,一般人都是進園逛一圈就離開了,燈塔主建築園區跟其他燈塔一樣, 備有工作人員的宿舍及辦公室,但在個人參觀過的燈塔中,白沙岬燈塔的庭園綠化做得最好。 |
![]() | 燈塔主體是沒有開放的,根據資料所示,白沙岬燈塔於光緒 22 年著手設計,之後碰到天災人禍,直到光緒 24 年才正式動工,完工正式開燈時間為光緒 27 年, 當時是採用煤油燈,民國後改採石油白熱燈,民國 45 年後改採電燈,民國 91 年桃園縣政府定為縣定古蹟。 |
![]() | 在燈塔旁發現日咎(日規),不知為什麼要在園區裡設置日咎,可能是覺得園區裡太單調了,弄一座日咎增進一些科學知識,這日咎就是利用日光影子, 來測定時間的儀器。 |
![]() | 一般遊客都只逛主建築園區,然後抬頭仰望白色圓柱燈塔,其實燈塔大門旁有一條步道,步道口昔日有碉堡崗哨,步道下行通到一處樹林腹地, 腹地裡設置有簡易的遊樂器材及涼亭。 |
![]() | 腹地的另一方則是燈塔模型區,其模型擺放的位置就是對應本島的方位,每一座燈塔模型都有其特色,亦有設置簡單的燈塔說明。 |
![]() | 步道穿越過燈塔模型區及樹林,來到了觀音溪的溪岸步道,一條高架的棧道沿著觀音溪而行,最後溪岸步道接到跨觀音溪的鐵橋。 |
![]() | 在觀音溪步道鐵橋旁,發現人工造景的設置,想必這是提供給婚攝用途的。 |
![]() |
參觀完白沙岬燈塔園區後,原本是想找個地方用餐,結果誤打誤撞的來到了甘泉寺,其主祀觀世音菩薩,又稱觀音亭、觀音寺或石觀音甘泉寺、石觀音寺,
是觀音地區非常有名的寺廟,也是桃園觀音鄉地名的由來。
桃園觀音甘泉寺位置 25.037311,121.081317 |
![]() | 原本的觀音寺又稱為甘泉寺,是因為在寺廟的右方發現一口泉井,相傳泉井的水有療效,如同觀音所賜的甘泉能治病,由巷口的甘泉井牌樓進入, 即可到達甘泉井。 |
![]() | 甘泉井所在位置搭蓋有一座小廟,廟內設置一尊觀音像,泉井的水就由雕像流入水缸中,信眾遊客則使用容器接引使用。 |
![]() | 甘泉井廟前規劃有一座公園,想必是當地人的主要活動場所,環境看起來也很整潔,是一座有專人打理的社區公園。 |
![]() | 至於甘泉井的水源那裡來,泉井就在觀音像的後方,井口用大鐵盆當蓋子,旁邊備有一些水瓢,想必是方便給取水量大的人用,不用擠在前方觀音像前, 好奇打開大鐵盆看看,井內的泉水源源不絕的流出,而且水質看起來很清澈,如果拿他來泡茶,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好喝。 |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 |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
---|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