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恐龍遊記相簿
補充照片 台北內湖金面山步道(瀑布、稜岩、剪刀石、打石場、論劍亭、重陽亭、華山亭、汾陽王廟)
2024.12.03 內湖金面山步道有多個登山口,本次行程安排由環山路一段136巷路底起登,採右去左回環狀路線,由竹月寺支線接大岩壁路線,登臨剪刀石山後,再由採石場支線回登山口, 這條路線可以說是金面山的精華段,山林、溪流、瀑布、步道、稜岩、人文及生態,通通一次滿足給你。
巷底登山口進入,首先來到大樟樹平台,平台使用木棧搭建,提供遊客可在大樟樹下乘涼休息。
步道口旁一條整治過的野溪,金面山並沒有很高,這條溪流也不長,但他卻是持續有溪水流動,看來金面山區的水土保持還不錯,讓山林保有一定的水量可出水。
野溪在一處大岩塊前,搭建了一座拱形的景觀橋,這裡可以欣賞溪流在高落差岩壁上,所形成的滑瀑景觀,這座瀑布查不到名稱,位在金面山步道上,那就稱為金面山瀑布。
光步道口就已經很有看頭了,接下來正式進入步道段,過涼亭後來到岔路口,路口設有指標牌,直行步道為竹月寺支線,而左行步道則是採石場支線,今天路線安排是右去左回, 因此直行走竹月寺支線步道登頂,再由採石場支線步道回到此岔路口。
步道初期是平緩的爬升,沿途皆行走在樹林裡。
步道來到竹月寺的岔路涼亭,涼亭週圍搭設了圍籬,看公告是在進行電塔工程,在步道旁架設了索道及流籠,但不影響步道的通行。
途中看山友盯著樹林裡看,好奇問在觀察什麼,原來是在看一尾青蛇,由於保護色的關係,個人也是望了一陣,才看出青蛇所在位置,真的是很翠綠的一條青蛇。
步道來到了岔路口,右邊步道將進入登岩稜的大岩壁路線,而左邊步道則是橫切到採石場支線步道。
步道進入有挑戰性的大岩壁路線,由此開始將一路拉繩上攀到岩稜,不會很難爬,但是因為很陡,所以很吃腳力,有懼高症的人可能會腿軟。
金面山的岩稜山徑,基本上有三條路線,除了大岩壁路徑是直上岩稜、採石場支線及往論劍亭都是循稜而行,回程時會原路回到此點,循稜直下採石場,現在是循稜直上論劍亭。
循岩稜來到論劍亭,岩稜步道旁腹地,搭建的一座景觀休息亭。
論劍亭續循岩稜上行,會遇到岩稜分岔山徑,左邊山徑將通往論劍山,可接大崙尾山步道,右邊山徑通往目的地剪刀石山,右行山稜約五十公尺來到剪刀石山打印台處, 以前這裡是有座打印台的,目前已拆除掉了。
翻越數顆岩石,即可來到地標石剪刀石,岩石像剪刀般的伸向山崖,今天沒什麼遊客,這要是假日的話,可是人群滿滿非常的熱鬧,岩塊上有剪刀石山 258M 標示牌。
難得可以獨享剪刀石,不久後來了一位外國遊客,順便幫他拍拍照片,之後原路回到岩稜岔路口,循岩稜走採石場支線,下岩稜的過程中可展望台北盆地。
採石場支線岩稜途中的重陽亭,跟論劍亭一樣,在山腰腹地搭建的休息亭,亭子的視野展望非常的棒。
採石場支線步道途中的華山亭,這座休息亭建在岩壁內側,因此沒什麼景觀展望。
清代打石場的遺跡,昔日在建設台北城時,其石塊的來源就是由此地區供應。
這裡叫做白臼樹石地坪,老實說還真認不得白臼樹,感想是一塊有視野展望,並且舖滿石塊的平台。
採石場支線步道途中的小廟,這間小廟名為汾陽王廟,汾陽王指得就是郭子儀,簡易的鐵皮屋式搭建,腹地沒有很大,只有一條進出的山徑,周圍環境看得出來有整理。
經採石場支線回到金面山步道口,在步道岔路口的山腳下,發現有一處岩洞,這處岩洞不知用途為何。
小恐龍的遊記相簿

推薦 - [ Facebook ] - [ X-Twitter ]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=== 尚 未 有 網 友 留 言 ===
[ 我要對本遊記留言 ]

輔助 :

RSS
繁簡
留言板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社群 :

X-Twitter
FaceBook
YouTube
連繫 : skrnet 54player